|
六月,春痕渐远,夏意初盛,大自然正奏响一曲蓬勃交响的乐章。我校一年级的小福“羔”们以“芽芽学育,生生不息”为主题,开展跨学科劳动教育主题活动,师生一同探微劳动价值与生命意义。
绘本童趣解码生命密码观察揭示“芽”生长奥秘
“原来薄荷喜欢晒太阳,多肉怕水多!”小福“羔”们在家中化身“植物小侦探”,与爸爸妈妈一起探寻植物的奥秘。
他们查阅资料、请教长辈,深入了解种子的“小脾气”。他们走上讲台,用童言童语分享自己的发现,民主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植物。
利用硬卡纸、过塑膜等材料,小福“羔”们设计包含植物名称、习性要点、小主人寄语的专属标志牌,并将精心制作的标志牌亲手插入各自的小花盆中。窗台边、教室角,一盆盆带着“身份证”的小绿植,成为年段最温馨的绿意。
匠心工艺演绎自然美学设计创意“芽”互动水壶
“这是我的彩虹喷壶!”“我的水壶有小熊耳朵!” 小福“羔”们将艺术创意融入日常养护。他们利用废旧塑料瓶、彩笔、粘土等材料,发挥无限想象,设计并制作独一无二的爱心小水壶。
他们用自己亲手制作的小水壶,小心翼翼地给班级植物角的“朋友们”浇水。看,小苗苗们喝得多开心!
观察日记串联文学图景书写灵动“芽”成长手记
“看,这片叶子舒展开了!”小福“羔”们化身 “自然记录员”,为生命之旅做下小小的注脚。
班会课上,老师引导孩子们学习“整体到局部”观察法,仔细观察整个植株的成长。
带着课堂学到的“法宝”,他们认真填写观察学习单,用图画和简单文字记录下植物的初始模样。
每天课间、午后,他们都会凑近自己的小植物,看看有没有新变化。
庄园艺术碰撞创意火花搭建微缩“芽”主题乐园
在美术课与创意美术兴趣班上,小福“羔”们围在桌旁,小手灵巧地揉捏着五颜六色的彩泥,专注地创作着“我的小庄园”。经过孩子们的拨弄细绘,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“小庄园”。
他们自信大方地分享着自己的作品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,整个教室充满了童趣和创造力。
生物智慧赋能绿色成长构建科学“芽”培育体系
6月11日下午,我校特邀请福建省农科院院团委副书记、助理研究员刘岑薇老师,助理研究员余知雨老师、林硕老师、徐瑞斌老师莅临乐群体育馆开展“探秘昆虫世界,领略自然魅力”主题科普活动,为小福“羔”们深入浅出地讲解自然的奥秘。
“小苗突然躺倒是累晕了吗?”面对小福“羔”们充满童真的生命追问,一场由福建省农科院专家余知雨老师带来的《植物也会生病吗?》主题讲座,掀起探究热潮。
随后,各班上台观察、了解昆虫标本,与含羞的甲虫们“交朋友”。各班护芽小队长针对本班盆栽情况了解“治疗方案”。
书本上的图画跃入泥土,知识在指尖生根发芽。小福“羔”们轻轻触摸嫩叶,感知生命的脉动;用水壶浇灌,播撒成长的期待;用画笔描绘变化,用童言记录发现。在松土、播种、浇灌的劳作里,他们体验着科学与自然的奥秘、数学与建造的乐趣、语言与艺术的魅力,在亲手实践中,感受着劳动与学习的缤纷交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