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我们的国家历经战火狼烟,民族精神熠熠生辉。总有人承国志,报国行。我们总能汇聚爱国力量,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。国殇民难不会重演,复兴意志会更强劲。从古至今,我们的民族总是从磨难中站起,越战越勇,而屹立于山巅。泱泱华夏,赫赫文明。仁风远播,大化周行。中华文明不会断,因为我们在传承!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,更应当心系国家,以爱国之名,承中华之貌,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。
朗读者:
张敏明 历史组 第五支部党员
《以爱国之名,承中华之貌》
远观历史,那便是荣辱与共。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爱国之情,是记得光辉,传承光辉;是记得耻辱,而不重蹈覆辙。面对时间的无情冲刷,我们如何在回望中寻找启迪,又该如何安放那段难以抚平的深痛记忆?我想这是每个拥有爱国之情的中华儿女都在思考的问题。
在《东周列国志》中有这样一句话,“大厦之成,非一木之材也;大海之润,非一流之归也。”积跬步,而致千里。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,我们都有着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。我们坚信正义不会独行,以我们的拳拳之心,终能竹韧风狂。正因这份大爱,我们方能踏荆棘而无感于痛,有泪可落而不觉悲凉。愿我们都能向上走,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,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。
朗读者:
付进华 地理组 第五支部党员
《国之将盛,少年当行!》
初见,我震憾于她壮丽独特的山川名胜——每一帧都诉说着旧年中国人的故事。我曾闯入过隔山环水的千岛湖,感受水下经年沉寂的村庄,对那些为国之建设而背井离乡的村民肃然起敬;我曾拜访过毛主席幼时所居的韶山,聆听他与同学的故事,对那段为国之崛起而不顾己身的革命岁月心生向往;我曾仰望过朝阳下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,看着升旗手坚韧挺拔的军姿,对这个由中国人共同守护的国家心生自豪……
再见,我惊讶于她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——每一页都叙写着当下中国人的梦想。我看见劳动者们用双手擎起了轻钢复楼;建设者们用信念架起了跨海奇观港珠澳大桥;新一代工程师们用高新技术手段绘成了举世瞩目的大兴国际机场。那火凤腾飞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中华泱泱大国之崛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