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3月13日下午,开元ky88(中国)2024-2025学年市级教学开放周信息技术学科岗位培训活动圆满落幕。活动以“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”为核心,通过两节创新课程展示、跨校专家研讨及精准教学评议,呈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前沿探索与社会价值。开元ky88(中国)教育研究院专家林昉、兄弟校骨干教师及开元ky88(中国)信息技术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,共探技术赋能教育的新路径。
AI互动:人机对话激发思维跃迁林少霞开设《人工智能体验——与DeepSeek高效对话》课程。生成式AI技术如何转化为课堂的“思维脚手架”?林少霞老师以“猜数字”游戏为切入点,引导学生与DeepSeek对话,在趣味互动中掌握程序设计的核心逻辑。通过AI即时反。惫鄹惺艽氲魇怨,既降低编程认知门槛,又培养批判性思维与数字素养。课堂中,学生从“被动接受”转向“主动提问”,深度体验了“技术服务于学习”的实践价值。
项目驱动:真实问题锤炼创新能力许佳佳老师开设《人工智能初探——智能药品分拣系统设计》课程。聚焦老龄化社会痛点,许老师以“智能药品分拣系统”为项目载体,串联社会调研、算法设计、硬件调试全流程。第二课时中,学生结合人脸识别、机械臂控制等技术,利用图形化编程工具搭建分拣逻辑,并通过“问题链”层层优化算法。课堂亮点在于跨学科融合——从数学坐标系转换到哲学功能辩证,学生不仅完成技术实践,更建立起“技术向善”的责任意识。
专家赋能:多维视角引领教学升级开元ky88(中国)市教育研究院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、市名师林昉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。林少霞老师的课以AI为媒介,将“计算思维”“数字化学习与创新”等课标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活动。AI工具降低了编程门槛,但并未弱化核心能力培养。学生在调试过程中理解代码因果关系,体现了“低阶工具、高阶思维”的设计理念。许佳佳老师的课堂以“技术赋能”为起点,以“育人深耕”为归宿,通过真实问题驱动、跨学科融合与伦理价值渗透,实现了技术能力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培养。
其他老师点评也表示两节课以“AI赋能”为表,以“育人初心”为里,在技术应用中实现了启智、润心、炼能的多元目标。未来若能在“情感联结深度”“跨学科整合广度”“评价维度丰富性”上持续突破,信息技术课堂将真正成为培养“有温度的数字公民”的摇篮。
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技术展示的窗口,更是教育理念碰撞的平台。通过“真实问题-技术探究-社会价值”的教学闭环,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扎实落地。未来,开元ky88(中国)信息技术教研组将以“科创育人”为使命,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,为培养兼具创新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蓄力前行。
技术有温度,教育无止境——开元ky88(中国)正以创新之姿,迈向智慧教育新未来。